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隆重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对以长篇小说为主的优质选题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由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作用,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推出“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专题,将对计划入选作品逐一展示、阅读、评论、探讨,并以融媒体的形式与大家携手攀登文学高峰。2025年9月总第三十五期,让我们一道走进刘醒龙的《听漏》。(本期主持人:李菁 聂梦)

擦拭历史,人间“听漏”——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研讨会在京举行

《听漏》以半个世纪以来考古人的生活与命运为经,以青铜器九鼎七簋承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纬,将个人命运、城乡变迁与文化传承、历史演变相结合,探讨历史变迁中的人心与伦理。[详细]

《听漏》节选

香水浓缩一万倍后就会变得臭不可闻。 臭气淡化一万倍后也有可能清香扑鼻。 在嗓子眼附近折腾多时的这两句话,将马跃之憋得满脸通红,最终还是没有突破口舌防线,继续留置在自己心里。[详细]

  创作心路

刘醒龙:感受青铜的激情

刘醒龙:感受青铜的激情

刘醒龙:感受青铜的激情

2004年,我第一次接触到国宝级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心中即刻闪出一道文学的灵光。10年后的2014年,我以曾侯乙尊盘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蟠虺》出版。从《蟠虺》到新近完成的写九鼎七簋的《听漏》(长江文艺出版社),刚好又用了10年。前10年中,曾侯乙尊盘还是“大冷”的模样,陈列在“大热”的曾侯乙编钟旁,少有人问津。后10年中,考古界的几位朋友,轮流出主意,建议我写过“冷”的,再写写“热”的,接下来应该写那赫赫有名的曾侯乙编钟。[详细]

  深度访谈

刘醒龙:没有了文学的初心,创新的能力也会失去

“在历史面前,最能体现王者之气的青铜重器非鼎簋莫属。在辉煌的朝代,青铜鼎簋会让这种辉煌更加灿烂。在衰竭的王朝,青铜鼎簋会将这种衰竭衬托得更加残败。”从《蟠虺》到《听漏》,关于青铜重器的长篇小说,刘醒龙已经写了两部,差不多70万字,直到写出上面这几句话,他才对青铜重器有了较深的体察。[详细]

  新闻动态

擦拭历史,人间“听漏”——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研讨会在京举行

擦拭历史,人间“听漏”——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研讨会在京举行

擦拭历史,人间“听漏”——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研讨会在京举行

《听漏》是继《蟠虺》之后刘醒龙青铜重器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二部。《听漏》以半个世纪以来考古人的生活与命运为经,以青铜器九鼎七簋承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纬,将个人命运、城乡变迁与文化传承、历史演变相结合,通过两代考古人的命运纠葛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城乡变迁,通过对考古人精神世界的揭示追问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并从丰沛的考古文物知识与对礼器制度的追溯中探讨了历史变迁中的人心与伦理。[详细]

  说吧小说

《听漏》作者刘醒龙:“七簋”是切入历史的“破绽”
本书讲述了考古史上第一次出土的完整的九鼎。[详细]
《听漏》作者刘醒龙:“七簋”是切入历史的“破绽”

本书讲述了考古史上第一次出土的完整的九鼎。[详细]

《听漏》作者刘醒龙:“七簋”是切入历史的“破绽”
小说围绕九鼎七簋展开,其中一定隐藏了一些历史的秘密。[详细]
《听漏》作者刘醒龙:“七簋”是切入历史的“破绽”

小说围绕九鼎七簋展开,其中一定隐藏了一些历史的秘密。[详细]

  特约评论

  相关阅读

  出发!一起向新时代文学攀登